顏色分為兩大類,光源色和物體色。
影響物體顏色的因素很多,三個因素最重要:光源,物體,觀察者。
光源是產(chǎn)生顏色的主要原因,可見光由各種顏色光組成。
可見光是電磁波的一種,不同波段的光具有不同的顏色。
對光源的量化得到相對光譜功率分布(SPD)
物體是顏色的載體,它會對可見光中的不同波段進行選擇性吸收。
物體吸收掉某些波段后,剩下波段的顏色就是物體的顏色。
對物體的顏色特性的量化得到反射率
觀察者是顏色的接收器和分析器,我們頭腦中實現(xiàn)的顏色,既與接收器(眼睛)的結(jié)構(gòu)有關(guān),也與分析器(大腦)的處理有關(guān)。
觀察者特性的量化得到標準觀察者
將光源、物體、觀察者三種重要因素的數(shù)據(jù)結(jié)合在一起進行計算,最后可以得到物體的顏色數(shù)據(jù),其中最重要的有國際照明委員會CIE規(guī)定的:XYZ,LAB,LCh
XYZ是顏色的三刺激值,分別表示了顏色中:紅、綠、藍原色刺激量的多少。理論依據(jù)是楊-亥姆霍茲的三原色理論
Lab分別表示了顏色的明度、紅綠、黃藍。理論依據(jù)是赫林的四色學說
L表示顏色的明度,可以理解為深淺,或者顏色中黑白的多少;
L取值范圍為0到100,0為純黑色,100為純白色;
L越大,顏色越亮或越淺;
L越小,顏色越暗或越深;
a表示顏色的紅綠方向;絕對值越大表示色度越明顯;
a為正值,表示含有紅光;
a為負值,表示含有綠光。
b表示顏色的黃藍方向;絕對值越大表示色度越明顯;
b為正值,表示含有黃光;
b為負值,表示含有藍光。
C表示顏色的飽和度或者彩度;
C越大表示顏色越鮮艷;
C越小表示顏色越灰暗,最小為0;
h為色調(diào)角,取值范圍0~360°,
在C不為0°情況下,大致上0°為紅色,45°為橙色,90°為黃色,180°為綠色,270°為藍色
兩個顏色之間的差異是色差,可以用L、a、b的差異DL、Da、Db分別表示,也可以用綜合色差DE表示。
目前常用的色差公式有DE*,DEcmc,DE94,DE2000,他們都屬于CIELab顏色空間。